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正文 第504节 再度战备
    希特勒因为得意忘形而昏了头,犯下了战略上的重大错误,对此,蒋纬国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他一口气发了十几封电报给希特勒,苦口婆心地规劝希特勒“悬崖勒马”,并且要求商震在希特勒面前据理力争,同时又请求德国军政高层里十多位跟他有私交的将帅政要向希特勒“犯颜直谏”,但诸多努力都无济于事,希特勒铁了心地打算“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并且得到了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威廉·凯特尔等一批要员的支持,这些要员有的是心口不一,迫于希特勒的权威而曲意逢迎,有的是跟希特勒一样脑子发昏了,严重地误判了战局,还有的则坚定希特勒的“领导能力”。蒋纬国请求戈林帮忙劝说希特勒,戈林是这样回复道:

    “小蒋先生,不要担心,我相信元首的直觉,他一直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这次也是一样的。元首的直觉一直都不会出错,他说可以,就可以的。”

    蒋纬国啼笑皆非。

    戈林对希特勒的这种近乎迷信的崇拜和服从,并不是伪装出来的或被洗脑后而产生的,实际上,在德国,极度而狂热地崇拜希特勒并因此而产生迷信希特勒思想的德国人可谓不计其数,戈林是这样的,很多德国高层以及更多的德国基层民众都是这样的,堪称走火入魔地对希特勒死心塌地。希特勒说向东,他们坚定向东,希特勒说向西,他们坚定向西,希特勒哪怕说一加一其实等于三,坚定相信的德国人也大有人在,这就是“人格魅力”的作用以及意识形态被强化的结果。希特勒之所以能得到德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崇拜,使用的并不是后世某国金家的欺骗手段,因为希特勒为德国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不得不令人心服口服,希特勒是用结结实实的、货真价实的政绩成果辅以宣传手段,从而让德国上下对他忠心不二。对于一位对内安邦定国、对外开疆拓土、并且私生活没有任何瑕疵的“明君”,人民怎么会不爱戴、不尊敬、不崇拜、不发自肺腑地信服呢?所以希特勒下令兵分三路,导致很多德军高层“虽然觉得不太好,但还是下意识地选择信任元首、服从元首”。戈林就是希特勒的“死忠信徒”,所以对希特勒的命令毫无疑问,并且他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一起都支持希特勒,反过来,希特勒看到这么多部下支持自己,从而又坚定了“我的决定确实是正确”的自信心。

    蒋纬国对此是一筹莫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希特勒犯下这个很重大的战略错误。不过,托希特勒的“福”,因为德军打完基辅会战后几乎没好好地喘口气就扑向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紧锣密鼓、马不停蹄,使得苏军也没有得到任何喘息时间,不得不仓惶无比地展开下一步的抵抗,新建立的苏军部队、新出厂的飞机大炮坦克都被送到东欧战场上填进去,导致在苏联大后方狠狠地占足便宜的南京军没有迎来苏军的全面反扑或局部反扑,获得更多时间进行战备工作。蒋纬国苦笑一声:“我还得感谢老希呢!他让斯大林手忙脚乱,斯大林被他逼得喘不过气,所以根本顾不上我了。”

    十一月份,东欧战场上继续战火连天,中亚和北亚战场上则继续风平浪静。苏军此时在中亚和北亚战场上的实力十分虚弱,堪称纸糊泥捏,如果南京军有100万武装整齐、弹药充足、后勤保证的军队,完全可以全面地高歌猛进,以犁庭扫穴、摧朽拉枯之势拿下整个的中亚和北亚,甚至可以一路打过亚欧两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一路杀到欧洲境内,但南京军没有100万武装整齐、弹药充足、后勤保证的军队。虽然对面的苏军是一群软柿子,但南京军已经虚脱透支,无力捏碎对面的那些软柿子,因此中亚和北亚战场上还是风平浪静。

    焦躁之余、无奈之后,蒋纬国只能竭力地做好自己手里的事,一方面让南京军更好地展开接下来的战事,一方面在联盟国整体大局上进行力所能及的弥补。出于好心、善意以及从大局考虑,蒋纬国努力地想让德军损失少一点,南京军很早前就为了在冬季打仗而在东北、蒙古等地收购“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因此囤积了上千吨,蒋纬国拿出很大一部分无偿援助给德军,送去了德国。乌拉草具有超过棉花的保暖防寒作用,并且自身无菌根,对真菌、细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长期使用可以改善或治疗脚气(战场上的军人很容易得“战壕足”,由于长时间呆在寒冷潮湿的战壕里而引起的足部损伤,这种伤病会给军队造成不小的非战斗减员),对于即将在俄罗斯寒冬雨季中作战的德军而言,这种东方的草本植物受到极大欢迎。

    蒋纬国又苦口婆心地提醒希特勒“准备好防寒措施和设备”“要向前线部队大量提供防冻油和御寒衣物”“雨季和冬季的俄罗斯地区道路泥泞,会让德军的坦克、汽车陷入烂泥”等等,希特勒对此表示感谢。

    “看天意吧!”蒋纬国真的无奈了。

    德军忙着打仗,南京军虽然暂时无力再打,但也在不停地忙碌着。

    一波机翼上喷涂着青天白日军徽的运输机呼啸着飞至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上空,缓缓地降落在郊区的机场上,数百名中国军人走下飞机,军衔都不是很高,最高的也只是一个少将,大部分都是校尉级中层军官。

    机场边,一群伊朗军人已经在等待着了,军衔都较高,为首的是一名中将,还有几个少将。看到中国军人们走下飞机,伊朗军人们急忙迎上去,尽管对方军衔低于自己,伊朗的这几位将军还是表现得十分恭敬。

    双方敬礼,然后紧紧握手。

    中国少将说道:“我们是第四批来到贵国军队内担任教官、顾问、军事观察员的武官,都是刚刚从战场上回来的,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我们保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尽心尽力。”

    伊朗中将连连点头:“当然,当然,有你们为我们指导,伊朗军队的战斗力一定可以飞速提升的。另外,军械方面的事情...”

    中国少将说道:“我们愿意向贵方提供可以武装十万军人的苏械武器,另外,我们跟德国人说好了,德国人在基辅战场上缴获的苏械武器极其巨大,但德国人也要武装乌克兰人、芬兰人、波兰人、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等等,所以没办法给你们太多,也给你们提供可以武装十万军人的苏械武器。我们的计划是,集合伊朗军队现有的素质较高的部队,武装并且训练出二十万主力精锐,用于接下来的战事。伊朗现在是联盟国成员国,根据联盟国总部的安排,伊朗以后的军事行动以配合中国为主,德国不会对伊朗提出什么要求。我们希望伊朗军队把二十万主力精锐分为两部分,四分之三放在伊朗西北部,毕竟德军马上要攻打高加索地区,伊朗军队肯定要出力,还有四分之一放在已经属于伊朗的土库曼境内,配合中国军队防御中亚,反正伊朗的南方是没有敌人的。我国高层拥有对伊朗军队的指挥权,你们明白的。”

    伊朗中将再次点头:“我们明白,我们会按照你们的意思去做的。”

    中国少将补充道:“还有三件事需要嘱咐一下,第一,交通问题,伊朗位于中德之间,虽然苏联早晚被中德拿下,但现在就构建中德之间的陆上运输线也是头等大事。我国意思是,从我国新疆出发,铁路线穿过中亚南部,进入伊朗境内,再转向高加索地区,只要德军占领高加索地区,中德之间就可以正式实现陆上联系了;第二,资源问题,伊朗是一个资源大国,特别是石油,中德意日都缺乏石油,伊朗既已是联盟国成员之一,自然要承担起相关的责任,希望伊朗以后能加大对中德意三国的石油出口量并且降价,请放心,我们不会让伊朗吃亏的,伊朗现在的付出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第三,语言问题,为了加强中伊两国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密切合作,我国会开设波斯语培训班,也希望贵国能开设汉语培训班。说起来,你们希望我国军队指导你们、训练你们、帮助你们,那你们军队里就要有很多的我国军事顾问和翻译人员,这也是大事,语言不通会导致交流难度很大的。”

    伊朗中将不停点头:“我们知道了。”

    中国少将挥了挥手:“时间紧张,不要浪费了,请贵方给我方这批人员安排住宿场所,然后带我们立刻去贵国军队里。”

    “实在太谢谢了!接下来就要麻烦你们了!”伊朗中将再次道谢并伸出手。

    两国军人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中再次握手。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塔吉克首都杜尚别、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尽管资源有限,但南京军还是竭尽全力地帮助中亚四国和伊朗组建或训练军队,使其成为自己的战争助力。

    “消灭苏联!报仇雪恨!”中亚和伊朗的各个练兵场上,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军人带领着中亚军人、伊朗军人展开着严格的军训,语言不通但同仇敌忾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一二三!修铁路!向前进!修好铁路就能打胜仗!大家一起加油干!”西北的荒野、新疆的戈壁、蒙古的高原、中亚的大漠、北亚的林海、西亚的山脉间...上千万被动员起来的中国工人们、中亚工人们、伊朗工人们一起挥汗如雨地大干苦干。一条条铁路、一条条公路犹如增长的血管般不断地延伸着。

    高亢的汽笛声中,一列接一列火车缓缓减速着驶入北平火车站,同时又有一列接一列火车缓缓加速着驶出北平火车站。战争时期,军队第一,前线第一,因此北平火车站与中国北方各个交通枢纽城市的火车站一样,进出的火车里一半以上都是军列,上面乘坐着军人或装载着军用物资。

    一回一去,两列军用火车缓缓地擦肩而过。

    回来的这列军用火车上,客用车厢里都是伤残官兵,货用车厢里都是盖着军旗的棺材和码得整整齐齐的骨灰盒。战场上,阵亡了的南京军官兵都是要被全力地抢回来的,中国人素来尊崇“死者为大”的思想,并且把阵亡士兵的遗体抛弃在战场上不管是非常打击士气的。有时候,南京军为了抢回一具自己人遗体,往往会多付出几条人命,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值”,但却能有效地维持部队的士气,南京军的官兵们都知道,自己如果阵亡了,绝对不会被同伴扔在战场上腐烂发臭,而是会被抢回来安葬。对于死亡的恐惧,军人是可以克服的,但如果想到自己死后会被遗弃在战场上成为野狗、蛆虫、老鼠、乌鸦、细菌的食物,即便是最勇敢不怕死的士兵也难以接受这一点。南京军的这个传统,是南京军官兵们勇猛作战的精神来源。

    出去的这列军用火车上,客用车厢里都是年轻的新兵,他们即将被补充到前线部队里,货用车厢里都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和辎重物资。

    火车站的站台上,早已是哭声一片了。迎接遗体或骨灰的阵亡官兵的家属们悲痛欲绝,迎接伤兵的家属们喜极而涕,送别家人的新兵家属们更是泪落如雨。军姿如铁的军乐队开始演奏军乐,既是迎接阵亡官兵的英魂和受伤退役的伤兵,也送别即将上战场的新兵。一队队热血的青年学生们在站台上,高举右拳,挥舞国旗,神情慷慨激昂地放声高喊各种爱国口号:

    “为国捐躯,永垂不朽!为国受伤,无上光荣!”

    “消灭苏联!中国必胜!中国万岁!”

    “蒋委员长万岁!蒋二公子万岁!”

    运载新兵的火车的车厢里,带队的军官们喊道:“全体起立!向左转!敬礼!”

    新兵们都神色肃穆,齐刷刷向正在擦肩而过的回来的伤兵和阵亡官兵的灵柩敬礼:“欢迎前辈们回家!前辈们辛苦了!前辈们请走好!”

    第一句话是对伤兵和阵亡军人说的,第二句话是对前者说,第三句话是对后者说。

    从前线战场下来的伤兵们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即将接替他们的新兵们,或鼓励或打趣:

    “好好干!小心子弹!”

    “我们回来享福了,轮到你们跟老毛子拼命了!”

    “新兵蛋子们,上了战场不要吓得尿裤子啊!”

    由于南京军并未把全部兵力投入前线,所以前线伤亡多少官兵,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并且补充的都是训练有素的新兵,使得前线各部队逐渐地恢复了满员状态。比起苏军几乎是饥不择食地把平民填入军队里、用数量弥补质量的做法,南京军无疑做得很好的。

    蒙古高原上的某个战俘营里,一群军人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这些军人穿着苏军制服,并且长的也是俄罗斯人的面孔,但他们都是“白皮黄心”的南京军黄俄部队官兵,他们继续穿着苏军制服,是因为穿着苏军制服更能方便他们打仗,不久之前,他们就在这个战俘营里,眼下回来堪称是“故地重游”,甚至还可以说是“衣锦还乡”。

    “尼古拉!尼古拉!哈哈!我回来了!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纯正的伏特加酒!还有很多好吃的!热腾腾的罗宋汤!牛排!香肠!哈哈!”

    “伊凡,你还在吗?什么?已经死了?啧啧,真可惜。瓦西里,你是瓦西里?你变得跟鬼一样!看看我!我当初就说了,跟我一起去投靠中国人,你和伊凡都不信,你说中国人会谋害我们,伊凡那个白痴居然还说不可以背叛苏联和斯大林同志,哈哈!去他妈的斯大林!斯大林就要完蛋了!”

    “鲍尔你这个老色鬼!看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中国人发给我们的日本人拍的春宫图!够你找个没人地方好好地爽个够了!这东西我们都看腻了!”

    战俘营里一下子犹如过年般热闹起来了。铁栏外是已经投靠南京军的俄罗斯人,准确地说是“中国俄罗斯族南京军”,铁栏内的人的身份还是苏军战俘,两者原属于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但此时的身份已经天差地别,并且外貌也是截然不同。黄俄军官兵们由于打仗立功,得到丰厚嘉奖,再加上待遇也很好,所以一个个身强体壮、红光满面,大鱼大肉更是吃得满嘴流油,苏军俘虏们则是衣衫褴褛、蓬头乱发,长期的监禁、高强度劳动、食物不足导致他们饥肠辘辘、营养不良,瘦得皮包骨头,人不人、鬼不鬼。

    “真的吗?中国人没有骗你们?”

    “你们给中国人打仗,中国人给你们什么待遇了?”

    “你们还有伏特加可以喝?”

    黄俄军官兵们意气风发地向昔日的战友们大肆炫耀着,苏军俘虏们急不可耐地向昔日战友们询问着,犹如乞丐般地乞讨着。现场活像一群城里有钱人来到乡下看昔日的穷亲戚们,前者高高在上,在精神上充满了极度的优越感,后者卑微萎缩,在人格上完全被践踏了下去。对于苏军俘虏们而言,看到昔日同伙此时的风光场景,他们彻底忍无可忍了,彻底不想干了。

    “中国长官们让我们问你们,愿不愿意加入我们、为中国效力?”黄俄军官兵问道。

    “愿意!愿意!我们愿意!”苏军俘虏们声嘶力竭、争先恐后地喊道。

    加入黄俄军的苏军俘虏以几何倍数地不断增加着,黄俄军人数与日俱增地膨胀着。

    深入苏联腹地但飘扬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鄂木斯克,大批南京军官兵和数量更多的俄罗斯人正在忙碌着。

    鄂木斯克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只要南京军把它掌握住,南京军就截断了西伯利亚铁路干线,一万多公里的西伯利亚铁路干线,以鄂木斯克为截点,向东的六千公里全部瘫痪,但鄂木斯克位置险恶,深入苏联腹地,距它最近的南京军占领区就是哈萨克东北部的克列库,距离足足三百公里,两城之间只有额尔齐斯河进行交通联系,如果苏军大举反扑,鄂木斯克几乎毫无悬念地会陷入苏军重围,因此,加强鄂木斯克的防御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事。十多万南京军官兵以及几十万当地居民一起大干苦干着,只不过,南京军官兵是自愿的,当地居民则是被强迫的。

    “快点干活!俄国猪!”充当监工的南京军官兵挥舞着木棍或皮鞭。

    大批当地居民拖着僵硬而麻木的身体,没日没夜地挖着掘堑壕、战壕、交通壕、地道、地下室,修建着工作,把城内建筑改造成火力点,同时在城外城内修建多个野战机场,并且顺着额尔齐斯河修建两条通往克列库的公路。一开始,当地居民反抗自己被强征为苦力劳工,南京军也不客气,当场杀了一批闹得最凶的,让当地居民吓破了胆,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干活。

    一"bo bo"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开始飞来,以鄂木斯克为跳板,轰炸苏联的乌拉尔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