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正文 第489节 天炉战法(2)
    蒙古省是远东战争后中国新设立的省份,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原属于外蒙古范围但属于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六万余平方公里被划入了北海省),此时人口约100万(五分之一人口是远东战争后的汉族移民),毋庸置疑,蒙古省十分地广人稀,并且蒙古省是中国领土,苏军在此时的中苏战场上也不掌握制空权,因此南京军几万精兵由南向北地横穿蒙古高原时几乎没有让苏军得到任何情报。对于横穿蒙古高原的第77师而言,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距离。从河西走廊穿过蒙古省抵达湖西战场,直线距离就超过一千四百公里,实际路程则超过两千公里,值得庆幸的是,第一,蒙古地区虽然是高原,但海拔险峻的地方倒不是特别多,湖泊河流也不多,部队行军无需过度地渡江涉水、翻山越岭,第二,第77师拥有很多的车辆(包括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汽油机动车),第三,苏军难以察觉第77师的动向,隐蔽性较高。

    行动前,军长黄维、副军长王耀武、师长钟松等高级军官聚在一起开会。

    “路途虽远,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打苏军一个意想不到。”黄维说道,“部队经过太原、洛阳、西安、兰州等地时,苏联人的间谍眼线肯定知道的,我们现在大漠戈壁上突然间分道扬镳,蒙古又地广人稀,行动就不会走漏风声。”

    王耀武说道:“一个师够吗?要不要让第74师一起出击?”

    钟松说道:“够了。首先,根据可靠情报,科涅夫已经把他手里的预备队都填了上去,还把瓦图京的第64军调去了新西伯利亚,所以湖西战场的苏军后方十分空虚薄弱,一个师应该够了;其次,为了保证速度,第77师需要足够的车辆,全军的车辆都要集中给我的师,如果来两个师,车辆就吃紧了,行军速度就无法达到最高,眼下,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时不我待,兵贵神速啊!”

    王耀武点头表示赞同。黄维说道:“好,那就这么决定了,第77师立刻向北方强行军,第74、第101、第200师继续向西,但会放缓脚步,一旦第77师与苏军交战了,这三个师即刻北上。”

    “保证完成任务!”钟松肃然立正,向黄维、王耀武等人敬礼。

    王耀武拍了拍钟松的肩膀:“保重!”

    第77师随即展开强行军,这是一种疲于奔命的长途急行军,足足两千多公里,但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取胜的唯一办法,一切的一切还是国力不足导致的。国力上的差距,只能依靠前线军人们的鲜血、汗水进行弥补。

    蒙古高原上,风雷滚滚,万军驰骋。

    第77师此时的机械化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全师三万五千余官兵,却拥有五千多辆车辆,坦克很少,装甲车也不多,绝大部分都是机动车,一半机动车是汽车,一半机动车是木炭车、桐油车、酒精车、瓦斯车等多种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的非汽油机动车,行驶起来浓烟喷腾,使得部队的尘埃灰土中夹着滚滚的黑烟。全师官兵无人用腿走路,也没人骑自行车,自行车毕竟速度不够,全体乘坐在机动车上,一路飞沙走石。

    南京军为这项行动是进行了充足准备的,两千多公里的路途上,每隔二三百公里便有一处临时中转站,犹如后世高速公路上的休息区,少数军人在此看管着足有堆成小山的汽油、物资、汽车零件等,大军开来后,迅速进行补充,昼夜不停地继续前进。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减轻了部队的负担,一方面提升了部队的速度。这些汽油、物资、汽车零件等都是事先运到这里的,因为路线早就确定好了,先后共设立了十个中转站,确保部队的进展。

    仅仅五天时间,严格意义上讲是五天五夜,第77师便从甘肃省横穿蒙古省进入北海省,全师一路快马加鞭、速度极快,9月3日凌晨时分,第77师抵达中国北海省和苏联的国境分界线西萨彦岭。

    西萨彦岭,位于蒙古高原北沿,是唐努乌梁海地区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地理界山,属于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的皱褶山脉,长约600公里,宽度在80公里和200公里之间,山峰海拔大多数在2800米至3000米之间,远东战争后,这段山脉成为中苏的新国界线(实际上苏俄鼓动外蒙古独立前就是俄清的国界线),山脉以南是中国北海省,山脉以北是苏联,是湖西战场上苏军的大后方。抵达山脉南麓的第77师官兵们跳下汽车,然后扛起汽车上的自行车,继续向前快速挺进。因为前进道路上有这道延绵且陡峻的山脉,所以第77师没有携带坦克、装甲车、大口径火炮等重武器,汽车也没办法爬山,官兵们使用双脚和自行车开始翻越山脉,而把第77师送到这里的汽车和机动车则一起调头,重新横穿蒙古高原,前去“接”后续的第74师等部队。

    “加把劲!不许走,要小跑起来!”

    “前线弟兄们快撑不住了!就等着我们呢!”

    “我们再不出击,九十九师搞不好就要被老毛子吃掉了!”

    “等我们翻过这道山脉,胜利就是我们的了!”

    官兵们互相鼓劲加油,奋力地迈着脚步,翻越着西萨彦岭,侦察兵在前面探路,工兵一路遇水搭桥,步兵一路遇林砍树。西萨彦岭完全是荒无人烟的边塞之地,根本就没有道路,官兵们硬生生地用两只脚、手里的砍刀在这片蛮荒山林里踩出了、砍出了一条路。由于时间实在紧张,对于战局而言已经到了分秒必争的地步,第77师一天行军近二十个小时、休息四五个小时,机器人般不顾疲惫不顾困乏地快速前进。第77师确实是南京军第一师,待遇极好,香烟管够,官兵们为了驱赶疲困,一路上人人大抽香烟、大嚼辣椒、大喝提神醒脑的饮料,主要是浓得犹如胆汁的苦茶以及在此时中国还十分少见的咖啡。第79旅旅长戴安澜在行军过程中偶然听到部下一位营长在对该营士兵训话:“旅座身患重病还身先士卒,我们更加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中国军人精神...”戴安澜大为惊奇,他过去询问那位营长:“我什么时候身患重病了?”那位营长眼眶湿润地说道:“旅座您就不要隐瞒我们了,我们好几次看到你喝中药。”戴安澜一头雾水,回过神后哭笑不得,原来官兵们把他喝咖啡当成了喝中药。

    钟松得知一八零旅用罂粟壳和鸦片粉给部队官兵提神的事情后,很感兴趣,很想效仿,但想想后作罢,毕竟一八零旅官兵是注定要死光的,七十七师虽然也需要提神,但不会全军覆没,万一战后师内产生大批瘾君子,七十七师就算彻底毁了,还会成为军事史上的大笑话。

    高强度、长距离的急行军让官兵们都极度疲惫困乏,由于休息时间不足,队伍里到处都是后面士兵一边迷迷糊糊地打着盹,一边拉着前面同伴武装带,犹如木偶人般迈步走路的场景。在此期间的几个细节趣闻可以从侧面证明七十七师的艰难行军。在某段山路上,钟松跟师副参谋长刘峰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钟松感慨道:“早知道这样,我应该提前去一趟湖南的!那样的话,我们现在行军就不需要这么辛苦了!唉!”

    刘峰岭惊讶地问道:“师座,去湖南干什么?为什么说可以让我们行军不辛苦了?”

    钟松认真地道:“没听说过‘湘西赶尸’吗?我去湘西招募一批赶尸匠,眼下事情就好办了!弟兄们倒地呼呼大睡,让那些赶尸匠当成死人赶着走路,多方便!一觉睡醒,已经到前线了!并且一路睡过来的,正好精神抖擞地参战!”

    刘峰岭哑然失笑,他知道钟松是因为疲乏枯燥而说笑话解闷消遣。

    第77旅旅长胡琏和副旅长赵志华在此战结束后“互相揭短”。赵志华对记者说道:“时间真的是太紧张了,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除了走路是头等大事外,其余事情都能省就省了,吃饭都是一边走一边吃的,胡旅座当真是全旅楷模,我和他走着路,看到他裤裆里热液汩汩,原来他一边走路一边撒尿,裤子也没脱下,直接尿在裤子上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停下来解决?他若无其事地说‘那不浪费时间嘛’。如此节约时间,真乃前无古人之举,不得不令人佩服。”

    胡琏说道:“弟兄们都太累太困了,几乎是麻木地拖着两腿在前进,很机械,很僵硬,有种浑浑噩噩、行尸走肉的感觉。休息时间到的时候,十秒钟内,说话声一下子就烟消云散,然后就是震耳欲聋的打呼声。人变得跟机器一样,没电了,立刻停止动作。当军官高喊道‘全体休息’,原本走着路的弟兄们立刻哗啦啦、齐刷刷地倒下去,不超过十秒钟全部进入梦乡,一些弟兄还在吃着饭,立刻眼睛一闭,死沉死沉地睡着了,手中饭盒里的稀饭洒了满脸满身。有多困呢?人可以多困呢?赵志华在我身边睡着了,我听见他在含含糊糊地说梦话,我仔细一听,听清楚他说什么梦话后,我真的同情他了,这家伙确实困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因为他说的梦话是‘我要睡觉’。我的天!一个人睡觉时说梦话‘我要睡觉’,得困到什么地步?”

    靠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百折不饶的毅力、两条腿和两只手,第77师用了三天三夜时间横穿西萨彦岭,先后跋涉一百八十多公里,翻越七座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高峰,不可不快。抵达西萨彦岭北麓后,第77师已经进入苏联领土,出现在苏军大后方,距切城仅一百公里。

    “全体休息!”如释重负并且心潮澎湃的钟松大声命令道,“休息八个小时!”

    官兵们都难以置信,前线就在眼前了,一路上争分夺秒,怎么到了前线却还要休息呢?实际上,钟松此举是非常正确的,部队一路艰难行军,疲惫得几乎是摇摇欲坠,就这样急于参战,战斗力肯定大不如前,不但白白增加伤亡,还可能功败垂成,毕竟杀到苏军大后方的南京军只有一个师而已。钟松必须获胜,否则满盘皆输,为了让弟兄们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尽管此时的时间已经火烧眉毛,但挤出八个小时还是值得的。

    八个小时后,第77师犹如参加万米长跑并且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般,展开了全力的冲锋。官兵们人人骑着自行车,由于汽车无法翻越西萨彦岭,被官兵们用肩膀一路扛过来的自行车此时便发挥了极大作用。三万五千余名人手一辆自行车的南京军官兵,犹如后世环法自行车大赛般,浩浩荡荡地朝着切城猛扑而去,卷起了漫天尘土。自行车的动静肯定远远不如坦克,但几万辆自行车一起响起的轰鸣声依旧是惊天动地,汇聚成壮观恢宏的一幕。

    直到这个时候,苏军才真正地意识到不妙。西萨彦岭是中苏国境线,因此北麓有一些苏军边防巡逻队,第77师在开进时,侦察部队和特种部队先行一步,为主力探路,在遇到苏军边防巡逻队时都给予突袭攻击,全部歼灭从而不走漏风声,但多支苏军边防巡逻队遭到消灭并且上级无法再与之联系后,自然引起了苏军的注意,但苏军高层不可能一下子因此而判断南京军有一支师级部队正在对苏军大后方展开大迂回,直到第77师几乎兵临切城城下,苏军高层才如梦初醒。

    “果然是这样的!”接到报告的科涅夫大惊失色,“我就知道中国人在玩弄声东击西!第77军撤离,故意示弱,留下第10军和第100军被我军攻杀,从而达成了引蛇出洞的目标,而第77军则千里大迂回,长途急行军地突袭我军后方,从而达成了釜底抽薪的目标!我就知道会这样!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恍然大悟的科涅夫随即痛惜悔恨不已,更加感到了害怕,他意识到,在这场战事中,自以为是猎人的己方其实才是落入对方圈套里的猎物。

    “库兹涅佐夫同志!请你立刻放弃进攻!请你立刻撤退!”科涅夫十万火急地打电话给库兹涅佐夫。

    库兹涅佐夫惊愕恼怒不已:“科涅夫同志,到底是为什么?”

    “中国人的一支奇兵部队翻越了西萨彦岭!出现在我们后方了!”科涅夫几乎是吼叫,他额头上开始渗出汗珠。科涅夫随即明白了一件事:南京军从华北调动的那五个师也是一个大型烟雾弹,让苏军把眼神死死地盯着那五个师,从而忽略了南京军还有一个师在苏军背后展开着大迂回。

    库兹涅佐夫也大吃一惊,他随即又迟疑不已:“局势真的已经到了非要进行这一步吗?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们马上就要取胜了,只差一点点了...”

    库兹涅佐夫并没有在撒谎,最起码的,在他看来,他确实“只差一点点了”。第77师展开这场千里大迂回时,第99师则在苏军包围圈里浴血奋战,战斗惨烈血腥程度完全就是一八零旅的放大版,血战八天八夜,第99师伤亡两万五千余官兵,杀伤苏军近十万,打残苏军起码六个师,尽管苏军损失惨重,但第99师也已经拼杀得元气大伤,如果继续打下去,第99师完全油尽灯枯已经为时不远。在对方已经被自己吃掉四分之三(库兹涅佐夫则估计超过五分之四甚至更多)、距离最后成功只差一点点时,让库兹涅佐夫放弃,他根本做不到。

    “没时间了!”科涅夫在电话里怒吼,“切城马上就要丢了!我们完全暴露在野地上!后路也被包抄!我们会全军覆没的!”

    “敌军有多少?”库兹涅佐夫同样感到了惊惧。

    “应该是一个师。”

    “就一个师?你在...夸大其词吧?”库兹涅佐夫半信半疑,“切城还有我们四个师呢!”

    科涅夫差点儿气得吐血:“我没有危言耸听!切城现在的部队都是损失过半后才退到切城进行休整的师!战斗力根本不够!你必须放弃!必须全面撤退!把部队重新收拢到切城!”

    库兹涅佐夫虽然也很紧张,但他觉得不应该听科涅夫的“一面之词”,因此他联系上军区参谋长马兰金:“马兰金同志,敌军实力怎么样?”

    马兰金回答道:“约一个师,侦察机似乎并没有发现这支敌军携带大口径重炮和坦克。根据推断,这支敌军是翻越西萨彦岭而出现在这里的,他们翻山越岭,确实难以携带重武器。”中苏战场上,中国空军基本上掌握着制空权,不过,苏军也可以出动飞机,只需零零散散地起飞,中国空军的飞机不可能“随叫随到”,并且形单影只的苏军飞机也不太具备攻击价值,所以苏军可以起飞侦察机对第77师进行居高临下的侦察。

    库兹涅佐夫顿时心头大安:“这支敌军并没有重武器,科涅夫同志果然太高估敌人了。马兰金同志...”他试探马兰金的态度,“你赞成我继续攻击吗?”

    马兰金沉默了一下,显然在思索,最后他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复:“我不太支持,但我也不反对。”

    库兹涅佐夫心头愈发安定,马兰金不太支持、不反对,这就让他顿时吃了一颗定心丸,他随即打电话给军区政委苏赛科夫。

    苏赛科夫态度明确:“当然要进攻!否则我们怎么能获胜?”

    苏军的五位高级将领里,科涅夫反对库兹涅佐夫一意孤行,瓦图京也反对,但瓦图京此时已经被调走,马兰金倾向于科涅夫,但也不明确反对库兹涅佐夫,苏赛科夫则坚定支持库兹涅佐夫。苏赛科夫是政治军官,没有科涅夫那么敏锐的军事嗅觉,所以看问题十分直白。

    得到苏赛科夫的支持后,库兹涅佐夫彻底打定了维持进攻的念头。科涅夫不断打电话给库兹涅佐夫,但库兹涅佐夫置若罔闻,直接故意不接。

    库兹涅佐夫的顽固,断送了苏军的最后一线生机。

    科涅夫最后的希望就是切城苏军能够坚守几天,直到库兹涅佐夫回心转意会大获成功,这样,库兹涅佐夫才会把用于围歼南京军第99师的部队抽调回切城。科涅夫判断出,这支南京军长途跋涉而来,又要翻山越岭,所以重武器很少,补给物资也不多,所以无法拼消耗,只要拖下去,这支南京军就是强弩之末,不足为虑。

    科涅夫想到的这一点,钟松早就想到了,他知道,自己的部队想取胜,只能一击必杀,必须一次性成功,在第一次攻击中就获胜,如果首战失利,哪怕部队的士气军心并没有动荡,时间拖下去,部队也没有足够的辎重物资。

    9月9日黄昏,南京军第77师准备对切城展开攻城,城内守军有苏军四个师,总兵力约两万。守城苏军也缺乏重武器,弹药也不足,因为都供应给前线部队了,不过,第77师也存在这个隐患。

    双方都后劲不足,因此胜负在第一次交锋中决定。

    攻城前,钟松命令已经饱餐一顿后的全师官兵:“把所有的食物都交出来。”

    为了加快速度,第77师竭尽全力地轻装上阵,后勤物资并没有携带多少,粮食也一样。官兵们按照钟松的命令,包括军需官在内,把全师所有能吃的都交了出来,堆成了一座小山。

    钟松带着一队师部卫队营的官兵,把大桶的汽油浇到了全师的食物小山上,熊熊火焰和滚滚黑烟立刻升腾而起,一箱箱罐头、一条条腊肉咸鱼、一袋袋大米面粉...不断化为灰烬。

    “都看见了?”钟松厉声吼道,“第一波攻击拿不下切城,我们退下来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吃!或者被苏联人打死或者饿死!记住,拿不下切城,死路一条!吃的都在城里呢!”

    官兵们心头震撼。

    钟松此举明显是在效仿项羽的破釜沉舟,使得全师别无选择,唯有背水一战。官兵们都很明白,食物都被烧光了,要是拿不下切城,即便放弃进攻,即便撤退,也是没有活路的,唯一能活下去的办法就是攻占切城。

    “听我命令!”钟松高高地举起第77师的“无敌”军旗,旗杆指向不远处的切城,“拿下这座城市!杀!”

    “杀!”狂风暴雪般的汉语喊杀声响彻在飘扬着红旗的切城的城外。

    科涅夫最后的希望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就彻底消失了。攻城的南京军第77师用三个小时拿下了切城,自身伤亡约九千人,把城内两万余苏军几乎杀得干干净净。

    “这下完了!”接到噩耗的科涅夫呆若木鸡。

    南京军前线总指挥部内,杨杰潸然泪下:“我们总算成功了!”他望向薛岳,“伯陵,我们接下来可以正式展开你的天炉战法了!”

    薛岳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局势总算彻底地倒向我们了。”

    扣除掉伤亡战损,约三十万苏军在湖西战场上陷入南京军“后退决战”的前后堵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