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正文 第189节 沪东鏖兵(1)
    “站好!站直!”一名青年少校军官在大声地吆喝着,由于喊话时用力过猛,额上脸上爆起一条条青筋,虽然他在非常卖力地整顿着部队,并且他面前的一千多名年轻军人也都在非常努力地做出军人的模样,但蒋纬国在这些人的身上还是看不到多少军人的影子,反倒是其中一些正当妙龄的莺莺燕燕让他看得有点心猿意马。

    离开南京后,蒋纬国重返上海前线,顺路经过无锡、苏州、太仓等地,视察预备参战的国军第二梯队部队,这是蒋介石的命令。上海战事愈演愈烈,双方都在增兵,后续部队的数量、质量自然是最高统帅非常关心的。国军向来存在着诸如吃空饷之类的太多的陋习弊端,不派绝对信任的人去看一看,蒋介石确实放心不下。万一某个师实际上只有五千人,但该师却在报告中声称有一万人,到时候统帅部把这个只有五千人的师真的当成有一万人的师派上前线,不出事才怪。此时的蒋纬国正在视察进驻苏州的国军第10军团,该军团刚抵达苏州,准备补充到损失较大的左翼军里。第10军团军团长谭道源中将是一位刚烈耿直的忠正军人,没对蒋纬国这个钦差大臣说假话。

    “我军团辖第18师和第45师,第18师计有6358名官兵,第45师计有5749名官兵。”谭道源一丝不苟地向蒋纬国报告道,“枪械和弹药方面…”

    蒋纬国听得连连点头:“辛苦了,辛苦了…”他其实心里很唏嘘,国军编制是个大问题,因为落后。国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师”,但这一建制徒有虚名,一个师仅下辖几个步兵团,全师人数不满一万,并且缺乏侦察兵、通讯兵、后勤兵、医护兵、工兵等技术兵种。举例子,国军一个师有多少医疗人员呢?中央军一个师约几十个,地方军一个师约十几个,仅此而已。可以想象,战事爆发后,多少受伤的中国军人因为缺医少药而活生生地流干鲜血而死。反观日军,日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师团”,每师团以4个步兵联队为基干组建成,各兵种齐全,每联队都能执行进行多样化的任务。国军一个师在正常情况下约六七千人或七八千人,日军一个师团则达到两万五千人。——值得一提的是,日军现在的师团清一色是甲等师团,每个师团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2个联队,所以每个师团拥有4个联队(这4个联队都是步兵联队,每个师团还有骑兵联队、炮兵联队、工兵联队、辎重兵联队等直属部队),不过,通过实战,日本人发现甲等师团实际上有些庞大臃肿,所以后来改建立乙等师团,每个乙等师团下辖3个联队以及一些直属部队,全师团总兵力约1.5万至1.7万。

    国军不只是编制落后,武器装备也落后,国军一个师在火力上只顶得上日军一个大队。蒋纬国暗暗下定决心:“以后等时机成熟了,必须要对国军陆军也进行全方位的整顿,最好建成200个正规师,每个师15000兵力。这场战争是中国军队的巨大考验,同时也是一块磨刀石。经过中日战争的中国军队若能像经过苏德战争的苏联军队那样脱胎换骨就真的好了!”

    “这些是新兵?”蒋纬国指了指眼前这一千多名努力做出军人模样的年轻军人。

    谭道源点点头:“嗯,是我军团从江西开赴上海的途中陆续接纳的新兵,都是热血青年,绝大部分人是响应政府号召投笔从戎的学生。”第10军团原本驻扎在江西省,开赴上海途中不断有沿途地区甚至从更远地区跑来半路参军的爱国青年,其中大部分人是思想觉悟很高的学生。不只是第10军团,从全国各地开赴上海前线或平津前线的部队都这样,一路上不停有爱国青年、热血学生报名加入。

    蒋纬国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把他们都调到后方去吧!学生兵怎么能打仗呢!”

    “长官!”学生兵方队里有人大声道,“我们不怕死!”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长官,请不要小看我们!”学生兵们群情激奋。

    蒋纬国看了看激动的学生兵们,第一个提出抗议的是一个长着苹果脸、大眼睛的年轻女学生,估计十七八岁。蒋纬国暗暗感慨,在后世,十七八岁的女生正在学校里读书或整天忙着玩手机、自拍美图、谈情说爱、干各种任性胡闹耍脾气的脑残事,但是在这个国殇时代,十七八岁的女生却穿上了军装,准备上前线与武装到牙齿的异国侵略者展开战斗。

    “你们大家听我说!”蒋纬国怀着尊敬和真诚的心情说道,“你们想上前线,这是对的,也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你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国家的希望就在你们的身上,你们想要报效祖国,但不一定选择这个方式,因为太浪费。你们有文化,应该在更好的职位上为国家做出贡献。想想看,假如我们国家有一位青年科学家,他是上战场做一个士兵更有利于国家还是在后方兵工厂里为前线部队研制武器?你们也一样。你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地学习,让自己更有本领,即便参军,也不一定当基层步兵,可以去学习操控修理大炮、坦克什么的,当更加有技术性的炮兵、装甲兵、工兵、通讯兵等等,女学生可以去学习救治伤兵当医护兵,明白吗?”

    学生兵们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蒋纬国回过头对萧爻吩咐道:“给我父亲发一封电报,请他向全军颁布一道命令,参军新兵里只要具有中学文化的青年,一律不得被派到前线,要全部送到后方接受技术性培训。”

    萧爻点头:“我立刻就去。”

    谭道源在旁边连连称赞:“二公子宅心仁厚,此举真是善莫大焉啊!”

    蒋纬国嗟叹道:“我们在这场战争里肯定会流很多血,能少流的就少流一点吧!”

    九月二十二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共宣言讲话,代表国民政府正式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此政治宣告意味着中共不再是“共匪”,而是“拥有武装力量的合法在野党”;

    九月二十五日,中共八路军在山西省东北处平型关取得中共参加抗战后第一场胜仗“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115师以自身伤亡1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掉日军第5师团第5辎重兵联队一部1000余人。日军第5师团当时是在对山西省进行试探性攻击,遭晋绥军和八路军的挫败(平津会战在原先历史上不存在,在此时则打了一个多月,既给晋绥军争取到了宝贵时间也消耗了华北日军的很多精锐,所以阎锡山处境要比原先历史上好很多,他游刃有余地在晋北、晋东地区排兵列阵,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防线),加之日军在上海战场上兵力吃紧,因此华北日军暂时性地放弃了对山西省、冀南地区、山东省的攻击。

    同一天,蒋纬国在隆隆的炮火声中抵达沪东南光明镇,见到了把前敌指挥部设立在此的第三战区国军右翼部队总指挥张发奎中将。

    蒋纬国到来后,张发奎既表示欢迎同时心情又略感郁闷,欢迎是因为蒋纬国是蒋介石亲儿子兼“钦差大臣”、“前线督军”,郁闷是因为蒋纬国的“瞎指挥”。淞沪会战前,蒋纬国坚定主张在杭州湾保留重兵,他“信誓旦旦地声称日军会在战役中后期于杭州湾登陆,因此杭州湾是上海国军的总侧翼,绝不容有失”,于是,张发奎率领着两个集团军、十五万大军在杭州湾一带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就等着日军在这里展开登陆后对其给予迎头痛击,为此,张发奎费尽心思、苦心经营,他故意在杭州湾沿海边只保留少量部队以迷惑日军、麻痹日军,让日军误以为国军忽视杭州湾、在杭州湾防御空虚,同时,他把主力部队埋伏潜藏在距海边二三十公里处,一旦日军登陆,主力部队迅速开赴海边,重创日军。把十几万部队隐藏起来,难度可想而知,张发奎这段时间一直绞尽脑汁地忙着这件事,为了让主力部队能够迅速开拔,他还组织民工修建几条临时公路。结果,蒋纬国说的根本就不对,日军压根没在杭州湾登陆,反而在沪东登陆,让张发奎白忙一场。

    蒋纬国深感尴尬,他的“料事如神”正是因为他对历史的干涉而开始不灵了。“张钧座,日军既然在沪东登陆,我们就必须要因地制宜、改变计划了。”客套话后,蒋纬国直奔主题。

    张发奎颔首:“这几天来,我部根据委员长的授意,故意不对日军第101师团展开阻截,使得第101师团推进顺利,目前,其先头部队已抵达浦江镇,可以说,该师团已深入上海了。”

    蒋纬国听得出来,为了贯彻蒋介石“诱敌深入”的作战构思,张发奎故意放水,使得日军第101师团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浦江镇就在黄浦江边,已经属于上海市城区边缘,从距离上看,第101师团已向上海内陆纵深推进了足足五十公里,进展速度是日军在吴淞口、川沙口的数倍。

    “浦江镇是第101师团越过黄浦江的重要桥头堡。”同在场的第10集团军司令刘建绪中将说道,“如果浦江镇丢了,我军只能依靠黄浦江来阻挡日军攻入上海市城区。在这样的情况下,浦江镇究竟要不要死守?难度很大啊!如果死守,打得太猛,把鬼子打疼了,鬼子说不定再调来一个师团,两个师团在沪东,那我们的‘关门打狗’计划就要变成‘引狼入室’;如果不守,第101师团长驱直入、突进城区,我们就犯了‘开门揖盗’的大错,陷入被动中。”右翼军下辖第8、第10集团军,第8集团军司令由张发奎兼任,第10集团军司令是刘建绪。

    蒋纬国想了想,确实如此,很多时候,一项计划是否成功是要走钢丝的,必须精确地拿捏住分寸。

    “第101师团一旦真的突进城区,事情就难办了。巷战是有利于守方的,到时候日军在城区内跟我们打巷战,必然棘手无比。另外…”张发奎补充道,“我们可以算一笔数字账,国军想要围歼日军一个师团,不出动十万部队是极难做到的,第101师团是孤军深入却不是孤军奋战,我们包它饺子,日军其它师团必然全力救援,我们抄了第101师团在海边的后路,日军再来一两个师团在沪东登陆,就会威胁到我方围攻第101师团的部队的后方,我们起码要再拿一两个集团军去挡住,军力严重不足。委员长的这个构思吧,说实话,稍微想当然了…”

    蒋纬国越听越心情沉重,上海不小,但也不大,双方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云集在这里,根本就施展不开,打包围战和聚歼战的难度自然是非常大的。打个通俗的比喻:两伙人街头斗殴,出现其中一方好几个人群殴另一方一个人的情况是很容易的;两伙人挤在一间房间里展开混战,几乎就不会出现其中一方好几个人群殴另一方一个人的情况,原因是无需多言的。蒋纬国开始后悔自己没有及时劝阻蒋介石。此时的国军打得比原先历史上“好太多”,自然导致蒋介石等高层在不知不觉中犯下了“低估日军、高度自己”的错误。

    “为今之计…”张发奎虽然不太支持蒋介石的计划,但仍然认真地进行了战术构思,“首先要在闵行区(浦江镇所在区以及浦江镇在黄浦江对面的城市区域)构建巷战工事,以防备日军真的窜入城区;其次要在第101师团所经之地的两翼构建我军据点,防备该敌转向迂回;第三要严密监视海上日军舰队,防备日军再度在沪东展开登陆;第四要做好我军展开最终的迂回大包围作战的准备。机动性和火力是第一,想要突然且迅猛地截断日军后路,部队必须配备大量汽车。”

    “这正是我要做的。”蒋纬国点点头,“前三项就拜托张钧座、刘钧座你们了,第四项交给我去完成。”

    张发奎看着蒋纬国,叮嘱道:“上海是冲击平原,适合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所以汽车要越多越好。”

    蒋纬国笑道:“包在我身上。”

    离开张发奎指挥部时,蒋纬国思绪复杂:妈的,这跟原先历史上完全不一样了!到底最后会打得比原先历史上翻倍地好,还是会弄巧成拙?算了,别想那么多了,尽力而为即可。

    接下来几天里,蒋纬国一直忙着履行张发奎刚刚交给他的“后勤运输队总队长”职务,在后方搜集车辆送到前线,原本在紫金山休整的第918团此时还剩的三四百辆坦克、装甲车、汽车都被蒋纬国弄去了上海前线。在这同时,原本与日军激战于沪北吴淞口、川沙口的第9、第19集团军这两支国军精华部队都开始悄悄地撤离,并且撤得“偷天换日”,也就是用后续国军部队填补进这两个集团军的番号里,而这两个集团军的真正部队被陆续调换,然后秘而不宣地朝沪南和沪东南集结,目的是参加围歼第101师团的作战。过去一个月来,上海战役基本上是单纯的攻防战,虽然激烈,但略显单调,中方统帅部意图取得重大战果和重大突破。

    日军第101师团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是一个很典型的日本帝国高级将官,骄横、坚毅、冷酷,并且非常狂妄,实际上,他的部队就是非常狂妄的部队,因为他的部队是第101师团。第101师团是用第1师团预备役兵员组建成的,换句话说,第101师团就是“第1师团分身”,至于第1师团,光是从番号上的这个“1”就足以显示了它的“血统高贵”,组建地正是日本首都东京且长期驻扎在东京的该师团既号称“天皇御林军”又号称“日本现代化陆军之始祖”,因此该师团的骨子里洋溢着极度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对日军其它部队向来是“眼睛朝天看”,哪怕是近卫师团和号称日本陆军最强的“帝国双壁”第2师团、第6师团,在第1师团眼里也只是“一帮晚辈、两群野蛮粗鲁的乡下人”(第1师团成立于1888年,近卫师团则成立于1891年,所以第1师团是真正的日军第一个师团)。第101师团自然传承了第1师团的那种优越感以及那种优越感产生的傲慢和狂妄。

    “支那军在上海的防御线就像一个空心铁球,第三、第十一、第九、第十三师团就像四把铁锤,反复地砸着铁球,虽然把铁球表面砸得坑坑洼洼,却始终无法砸破铁球。”伊东中将在东京火车站出发时对记者说道,“我的第一零一师团将会是一把钢锥!一举就能击破!”

    事实证明伊东中将并未吹嘘,第101师团在沪东登陆后确实进展飞速,当沪北战场上的日军犹如小脚老太走路般艰难推进时,第101师团却在沪东战场上“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天天成为日本国内各大报纸的头条主角,俨然间成了举国瞩目的明星部队。

    “松井司令官的那四个师团其实在沪北没必要继续强行推进了。”9月27日这天,伊东中将在沪东前线接受记者采访时口无遮拦地道,“他们只需等待我师团在击碎支那军的整体防线后对全面崩溃的支那军展开全线追击即可,相信他们到时候会在追击战中取得远远超过此时在攻坚战中取得的丰厚战果。我觉得,藤田将军他们应该可以着手在崇明岛上修建大型战俘营了,否则到时候抓到太多支那军俘虏无处安放会让他们部队在追击战中碍手碍脚的。”

    记者问道:“伊东将军,您的部队马上就要越过黄浦江了,您觉得还需要多少后援部队就能一气呵成地击破支那军的整体防线?”

    “后援部队?”伊东中将挥挥手,“我不需要,让后援部队去沪北吧!到时候免得皇军抓俘虏时缺少人手。”

    此话经日本记者传回日本国内后,立刻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朝日新闻》这样描述道:“…因为支那军狡诈、卑劣、顽固、不择手段的抵抗,帝国军在上海战场略陷颓势,各部将士不可避免地感到一丝疲乏怠惫,松井司令官和诸位师团长终日神色严肃、心情郁重,但随着伊东将军和他的第一零一师团的东京健儿们的到来,犹如一股飓风般吹散阴云,上海战事的颓疲风气被一扫而空,参战皇军各部深受感染,军心亦为之激奋。面对皇军未能势如破竹之迟缓沉闷局面,伊东将军挥斥方遒、运筹帷幄,谈笑风生间力克顽敌,视上海数十万支那军于无物,言语间充满必胜信念,此等大将风范不得不令人为之敬仰叹服。…”

    “伊东君简直是岂有此理!”看到报纸后,第9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十分恼火,“怎可对记者说出那么不负责任的话来!”

    “若非我们在沪北顽强地牵制住支那军大批精锐,他能在沪东那么风光?”第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愤愤不平地道,“搞得我们灰头土脸,他却大出风头!”

    “好啊!好啊!”南京统帅部内,蒋介石看着已经被翻译过的《朝日新闻》,大喜过望不已,“这个伊东政喜,骄横自大、狂妄至极,已经犯下了骄兵必败的兵家大忌!快传我命令,迅速向沪南沪东南集结部队,吃掉这个伊东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