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山海令 > 正文 第五十四章 筑基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只怕不比我的《太灵经》差”。卫庄拍案而起,兴奋地团团乱转。

    仙,夺天地造化,长生无期,万劫不灭。肉身之坚固,甚至凌驾于众神之上,但仙依然会死。

    真正不死不灭,不朽不尽的只有大罗金仙,据传天有九重,三十六层,那最高的四层,名唤“圣境四天”,圣境四天由三清天与大罗天组成。所谓三清天就是指: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在这三清天之上还有一层大罗天。

    大罗就是指三十六天中最高的大罗天界,大罗意为一切空间永恒逍遥,金意为不朽,有万磨不灭之意。

    大罗金仙就是指一切时间、空间永恒逍遥,不朽不灭的仙人,是仙的最高果位,最高等级。

    大罗金仙又称“天仙”、“无漏金仙”。

    一切生灵、万界众生皆不能免于排泄、流汗、流血、泄欲,这些流出去、泄出去的东西都是体内能量的一部分。

    打出一拳会消耗自身的力气,放一道术法会消耗体内的法力,即使呼出一口气都会带出一股热量,这热量依然体内能量的一部分,只有大罗金仙才能做到绝对的“无漏”,不进不泄、不呼不吸、不生不灭......空间不可禁锢,时间不可侵蚀,凌驾于三千大道之上,凌驾于天道之上。

    天之道,万物皆有缺,绝无完美之途,修士修仙问道,窥窃天地元气,劫掠天材地宝,窃取世间种种好处,成就自身仙途。

    修道之途,实则是悖逆天地之途。但以天地之大,些许蝼蚁的窥窃,于之而言,实则算不得什么。

    但窥窃终须有度,寻常修士筑基,会将丹田中气态灵气凝结成液态,变成灵海,并在灵海中继续压缩液态灵气,使其初步固化,结成固态的道台。

    道台是金丹的雏形,结丹之后,道台会化作一颗滚圆的金丹,这颗金丹将会伴随修士一生,即便成仙,这个金丹也会依然存在,继续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金丹是修士的力量源泉,是仙道的基础,而道台则是金丹的基础,可谓是基础中的基础。

    这就是筑基的真正含义,筑造大道基础。道台直接影响金丹的品质,金丹则影响修士的一生。

    天道有缺,道台自然也是有缺的,几乎所有道台都会有裂缝般的缺口,修士吐纳吸收的天地灵气,都会从这缺口中流失一部分,重归天地,缺口越多,流失的就越多。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缺口最少一道,最多九道,缺口的多少,就是判断筑基质量的标准,缺口越多,资质越差,拥有九道缺口的筑基修士,每从天地间吸收十分灵气,便会从道台中流失九分,这样修炼起来,自然极其缓慢。

    这就是大道规则,众生皆在规则之中,违者即是逆天。

    但这个世上从来不缺逆天之徒,三山宗的这部《太玄经》所讲述的就是无缺之道,也包含无缺筑基、结丹之法,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占尽天下好处的逆天之法,我从这天地间夺取一分就是一分,十分就是十分,别想从我手上漏掉分毫。

    大道有三千,此经记载的却是不下于三千大道的逆天之道,一条完整的无缺之道。

    而修成无漏金仙最重要的便是得有一颗无缺金丹,否则就算你不泄欲、不排泄、不呼气......不浪费一丝能量,但你的金丹却有缺口,一直在流失法力,那你也无法修成真正的无漏金仙。

    可以说,此经是直指无漏金仙的修炼法门,甩卫家的《太灵经》十几条街,手捧这样一卷宝经,卫庄怎么可能不兴奋?

    大长老所赠储物袋中的玉简,所记载的正是《太灵经》的筑基篇,三山宗选拔弟子的唯一标准,也正是无缺筑基,成则正式成为三山宗弟子,不成则逐出门户。

    储物袋中的两颗丹药,一颗是筑基丹,另一颗名唤“补天不漏丹”,服下此丹,再配合《太玄经》中的“补天不漏诀”修炼,可提升筑成无缺道台的几率。

    此丹最核心的灵药,正是先天一气。其原理,就是用先天一气去弥合道台缺口,这小小的一颗丹药实则害却了上百个婴儿的性命。这补天不漏丹中蕴含的先天一气比清源丹多了好几倍,先天一气只能从婴儿身上提炼,如此庞大的先天一气,没上百个婴儿,根本提炼不出来。

    还真是造孽啊,这长老这心可够黑的,不过在修士眼中,凡人与蝼蚁无异,若屠杀凡人,对提升自身修为有异,十个修士有九个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屠杀,就像人捏死了一群蚂蚁,也不会有负罪感,卫庄虽觉得大长老够黑,但却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卫庄显然受到了重点关照,其他弟子都只给了一颗补天不漏丹,唯有卫庄被厚赠了足足十颗。

    卫庄顿时哭笑不得,对小爷就这么没信心吗,别的小爷没有,这先天一气咱可从来没缺过。

    不过卫庄还是被小小的感动了一下,这补天不漏丹是六阶丹药,所选用的灵药都是真正的天材地宝,一颗的成本只怕不下十万灵石,十颗那可是上百万的成本,大长老对他还真是舍得。

    在搞清了筑基的整个流程之后,卫庄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无缺筑基之法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很难,但于他而言,真心不是事儿。

    且不论他本身肉体纯净,体内蕴含大量先天一气。单就是用丹药堆,他都能给堆出来,补天不漏丹用完了,大可以再复制,在不断药的情况下,他就是想不成功都难。

    他粗略估计,在正常情况下筑基,他道台的缺口应该在四道到六道左右,四道缺口是中等灵根所能达到的极致。

    在他自身含有庞大先天一气的情况下,只需服食两到三颗补天不漏丹即可。如此,还可以省下七颗补天不漏丹。

    此丹成本极高,浪费了着实可惜。

    一般而言,一颗补天不漏丹对于筑造无缺道台,显然是不太够的,还需要自身的先天一气做些补充,所以越年轻,无缺筑基就越有利,因为年纪越大,体内先天一气流失的就越多。

    比如宗槿与洛尘,宗槿年轻,又在卫庄的聚宝盆吸收了不少先天一气,二人资质又相当,在这种情况下,宗槿无缺筑基的几率反而比洛尘大些。

    但也仅仅是几率大些而已,要做到万无一失,还有不小的距离。

    这多余的丹药,他留着也是浪费,倒不如送给他的小伙伴们。

    灵尊说这座镇仙塔是他的,绝非一句虚言,他自受了金印,成了那个什么令之后,便隐隐感觉自己与这镇仙塔有一种若有若无的联系。

    理论上,他现在应该是镇仙塔的主人,既然是主人,调用镇仙塔之力为他送几颗丹药应该不难吧。

    卫庄不太确定地试着沟通镇仙塔,寻找宗槿等人的闭关之地,结果一试之下,果然有戏,他面前突然浮现出一道光幕,光幕中渐渐显露出宗槿的身影。

    卫庄面上泛起笑意,取出一颗补天不漏丹,屈指一弹,丹药激射而出,毫无阻隔地穿透光幕,“啪”一声落在宗槿的蒲团上。

    宗槿眉头微皱,急忙散功,神识一扫之下,竟然发现蒲团上多了一颗补天不漏丹,顿时面露欣喜之色,也不管是谁送的,急忙宝贝似得收了起来......

    卫庄莞尔一笑,死丫头心还真大,也不怕藏了毒......

    就这样,卫庄如法炮制,相继为宗勇、洛尘、玄月、青凝、霄月等好友送去了补天不漏丹。

    做完了这些琐事,卫庄终于沉下心来,开始了漫长的筑基,这是一个不断压缩体内灵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对肉/身、精神,乃至意志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连续数年,一刻不停地吐纳、压缩灵气,显然并不是个好玩的事儿,既枯燥又单调。

    这个过程一般持续一年到五年不等,一般情况下三年可成,少数天才可在一年内筑成。

    卫庄显然不是个天才,他的筑基也不是一般情况,这位小哥足足花了七年方才筑成,慢到令人发指。

    好在这第十三层的时光流逝速度比外面慢九倍,这里九年才等于外界一年,他虽花了七年时间,但外界才过了不到一年。

    不过这七年光阴却是实打实的,卫庄的寿元也随之减少了七年,这个地方用来对付一些寿元将尽的老家伙,绝对是个好选择,随便关个十几二十年,再放出来,恐怕就只剩一堆白骨了。

    这一日,一声龙吟震彻九霄,卫庄小哥破关而出,挺着腰,撅着屁/股,脸朝天,小哥很放肆地嚎了几嗓子,七年不动,尽干些无聊的破事,可把他给憋坏了。

    闭关七年,再见天日之时,他已成了筑基境的前辈,还他/妈是无缺的,小哥心底顿时乐开了花,可惜如此得意的时刻,却无人旁观,小哥美了半天,顿感无趣,锦衣夜行,当真是人生憾事。

    若是由着他的性子,这种时刻,就该呼朋引伴,摆驾清虞城,招摇过市,大宴三天,街坊邻居,认识的不认识的,通通请来喝酒,好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卫小爷筑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