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唐情缘之江山美人 > 正文 137 灾民问题
    青儿站在亭台,凭栏远眺,皇宫被茫茫白雪覆盖。皇宫里的树木很少,到处是高低起伏的顶着白色屋顶的亭台楼阁,有的是紧挨着的,有的是分散开来的。整体看上去,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分布着。

    宫廷的东边白茫茫的一片很是平坦,其实,它是一个曲折蜿蜒的湖,只有湖水解冻以后才能露出它的本色来。青儿关于那个湖最多的记忆就是夏天的时候,偶尔去湖边坐一会,看看接天的莲叶,各色的荷花。现在就只能看看冬景了。

    几阵冷风吹来,空中的白雪变换着各种形状,到处乱窜。青儿的额头,脸颊,甚至衣袖里吹得到处都是。本来就阴冷的天,此时更多了几分寒气。

    不知道站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此时青儿只觉得浑身冰冷,麻木的意识渐渐清醒了起来。突然间,感觉身边有个人和自己并立站在这寒风之中。不用看,不用想,也知道是他!那种感觉很亲切,有一种特别的默契感。就这样静静地站着,任他陪着。

    长安皇宫,白雪纷扬。

    虽是沉默,却不孤独。就这样过了许久。

    青儿静默地望着远方,“王爷来了多久了?”

    广陵王李淳淡然回眸,“本王也不知道,只觉得才过了一会而已。”

    “明明都已经许久,还说谎?”青儿轻笑一声,“没想到堂堂的王爷说起谎来,真是眼都不眨,小女子真是佩服!”

    “是吗?本王觉得才一会,就才一会而已。”李淳面色冰冷,“怎么?你刚才呆呆地,长久的站在这里,在做什么?”

    “在想事情!”

    “什么事情如此上心?竟然需要跑到这么高的地方来想。是不是待在你那小小的屋舍里想不了。又或者,你是一个怪人。总有着不同寻常之处。”

    “若王爷执意想知道,那青儿就偏不告诉你!”青儿冷冷一笑。

    李淳眉头一皱,目光打量,“既然你在想事情,那本王正好也有一个事情,那你就帮本王一起想一想,我倒很想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青儿侧目扫了他一眼,怎么,难不成他想给我出难题不成?好在本姑娘从小大事小事也见过一些的。还没有什么能难倒我的。

    李淳侧目远眺,眉头紧皱,宛若沉重的事情狠狠的压在心底一样,难以解脱。“如今年关将至,安徽山东等地却闹起饥荒,许多灾民逃荒都逃到了江浙之地,而且越聚越多,这些灾民的乱窜势必会带来局势的动荡,朝廷也想了很多办法,始终难以解决,青儿,你怎么看?”

    青儿静默了片刻,沉着的目光望向远方,“若依我看,现在的朝廷粮库是不是早已没有多少存粮了,是吗?要不然,也不会想了那么久也拿不出个方案来。”

    “是!”李淳点了点头,“这些年朝廷凋敝,民众困苦。朝廷担忧加重粮食的税收势力会造成民怨,税收的减少,朝廷府库的存粮食也越来越少,如今真的到了紧要的时候却拿不出多少粮食,眼看着灾情越来越严重,朝廷也是束手无策。今天父皇宣我进宫,无非也是为了此事。”

    “此事若长久的拖延下去,必定会带来朝局的动荡。灾民们最需要的就是粮食,粮食是他们的而生命,人在饥饿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是能做的出的。若这些灾民大股的聚集起来,为了争夺粮食,势必会成为匪寇。若他们的实力真的壮实起来,只怕对于朝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青儿静静地望着远方。

    李淳紧盯着面前的青儿。不自觉的,竟然佩服起此女子的见识,见解。

    李淳说:“若这样下去,必定不是父皇想看到了,也不是大唐朝廷所希望的。眼下,周边各国虎视眈眈,狼子野心时刻关注着大唐内部的局势变动,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只怕大唐必会战争不断。为什么吐蕃会在年关派遣使者,我想此深意不用多说。”

    青儿静静地望着面前的广陵王李淳,别人怎样,自己管不了,可若是他在意的,忧心的。自己无论怎样都会想办法帮忙的,哪怕是一点微薄之力也好。

    “王爷,若皇上问起你来,你打算怎么办?”青儿侧目等待,“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了许久,百官到如今也没有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否则,皇上也不会如此忧心。多日以来,皇上的睡眠也是渐少,劳心劳神,身体也很是憔悴。就连我一个做奴婢的看了也很是忧心。”青儿静静地望向他,希望他会说出个什么来。

    沉默了许久。李淳深眉紧皱。

    “此去,父皇必会问关于灾民之事,只是一时间,我也是无从着手。”李淳气息深沉,深眸凝重。

    青儿惊讶侧目,几多担忧,“那你若这样去了,以皇上的品行势必会把你大骂一顿,那你该当如何是好?”

    李淳看了看青儿,“所以,我才会在此想知道,你会怎么做?”

    沉默片刻。李淳的深眸紧盯着青儿,打量着他。

    青儿侧目惊问,“王爷刚才可是说,‘如今很多灾民已经逃到了江浙之地了’?”

    李淳若有几分惊讶的望着她,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既然她问了,就不妨重说一遍,“很多灾民都已经逃到江浙之地了。约莫一半左右吧。安徽等地闹饥荒,离江浙之地也比较近。毕竟江浙之地鱼米之乡,农民的收成也很充足。灾民便会向有粮食的地方流窜,总不会向贫穷的北方跑吧。”

    青儿俏皮一笑,宛若自言自语一般,“那就让那些灾民去抢粮食!这样就解决了!”

    “抢粮食?”李淳一愣,“抢粮食?你在说什么呢。你不知道朝廷就是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的吗?若这些流寇到处哄抢,势必会造成江南局势难控制。朝廷怕的就是这个。我还真以为你会相出个什么好主意来呢。”

    “怎么?不行吗?”青儿一笑,“那你说说,如今朝廷是不是没有粮食了?想救灾民该怎么办?”

    李淳长叹一口气,“若真抢起来了,只怕更难办。”

    青儿微笑,沉静地说,“反正灾民都已经流窜到江浙之地了。既然抢粮食会带来难以控制的动乱。那为什么不能选择性的强呢?”

    “选择性的抢?”李淳瞬间一惊,犀利的目光紧盯着青儿,少许之后,淡然一笑,“是啊!为什么不可以选择性的抢呢。”

    青儿沉静地说:“既然灾民已逃到江浙之地,老婆孩子的,他们总要度日吧,不抢粮食是不可能的。江南富民是多。但这类民众是不能动的。动了会造成动乱,也抢不到多少粮食。但有一类人是可以动的。关键的时候为朝廷做一点贡献总是可以的吧。”

    “达官贵人,豪强,富商。”李淳冰冷的深眸放光,透着隐忍的狠劲。

    “江南最不缺少的就是这类人,随便一个城镇就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但他们又总是很抠门。朝廷遇到困难最不配合的就是他们,每次都抱怨贫困。哪怕随便一家的粮库都够几千人吃上两三个月是没问题的。如要打着朝廷的旗号去征收他们的粮食肯定很难征到,因为他们会抱在一起,毕竟这些地方的势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若有人指引着那些灾民选择性的去抢他们的粮食,他们又能如何呢。到时候只要把朝廷的兵控制一下,拖延个一时半刻的,保管准成。”青儿的边说,目光却异常的平静。”

    李淳赏识的目光望着她,许久,叹了句,“不愧是商人之女!到时就算那些达官贵人,豪强们联合起来抗议也无所谓了,毕竟灾民们已得到他们所需。朝廷迫于他们联合的压力,必会派些官兵到处乱抓一番,那么多的灾民,抓谁去,又怎么抓?只怕到时必会不了了之。”

    两人眺望着远方,目光清冷,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