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超凡入圣 >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出关
    转眼间.夏过秋至.秋去冬來.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雪花纷飞的十二月了.

    好在.吴国地处元阳大陆的南部.气候向來温暖平和.所以只是下了一场小雪.最后地面上连积雪都沒能留下.

    松柏常绿.竹叶青青.

    蔡县的港口.相比于半年前的喧杂热闹.此刻已经安静了许多.渐渐有了自己应有的秩序.几条通往邻近州郡的宽敞道路.如同奔流的血脉一般.有条不紊的朝这里输送着各类建设材料.

    上千名熟练的工人.在港口各处依旧劳作着.不过看起來都是不急不躁的模样.似乎都在按照固定好的计划施工.

    港口建设工程.如今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建设期.

    此刻.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已经建设完毕.其余都是在基础之上进行的扩建工程.短时间内都是急不來的.

    原本贫困的渔民们.渐渐的富足起來.过上了安逸的生活.这个即将到來的新年.对于他们而言.将会是此生最美好的新年.

    日子过得好了.高塔上的聚星分阁.在这些老百姓眼中自然也就化身成了普世救苦的神仙居所.令他们心中生出了感激之情.

    连带着不远处高岗上的寺庙.也成了他们虔诚的信仰之地.每日里但凡有空闲时间.就有无数的百姓初入这座寺庙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寺庙到底还是有名字了.

    ‘普照寺’.

    很俗气的一个名字.原意是从‘佛光普照’这个词语里.化出來的两个字.意思就是‘佛光普照.普度众生’.

    虽然名字俗气.但是胜在好记.

    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这座规模不大的寺庙.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香火盛地.

    许多的百姓.出于对神佛的敬畏.和对仙佛之力的向往.跑來这里祈求神佛保佑.祈祷自己的命运能够一帆风顺.

    在这个年代里.百姓虽然淳朴.也总是愚昧的.

    任何带着神秘光环的东西.其威力都会在他们的心中无限放大.无处宣泄的想象力.便是他们每天夜里难以忍耐的致命毒药.

    或许.蔡县这个贫瘠山城之中.在一年之内忽然出现这么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型港口.对于这些百姓而言就只有‘神迹’二字可以解释了吧.

    李森站在二楼的凭栏处.远望而去.心中生出无限感慨.

    前些天下了场雪.很快化掉了.水汽变成了雾气.远处山峦看起來雾蒙蒙一片.仙境一样.煞是好看.

    李森的视力很好.能够看到一个车队.正拉着沉重的货物朝这里缓缓驶來.

    肥硕的骡马.臃肿的货车.清脆的铜铃.

    马蹄踏地的哒哒声.骡马的响鼻声.驱车人的吆喝声.

    透着湿冷的天气.李森甚至能看到这些人和骡马的口中.喷出一阵阵白色的雾气.

    领头的人.披着一身皮甲.背后负着一把钢叉.此刻正坐在车上.笑眯眯抱着一壶酒.

    李森发现.此人自己还是认得的.

    这家伙是渔村里的刘大.

    他年轻.孔武有力.还是渔村里难得的一位山林猎户.曾经有独斗猛虎的经历.在村子里有一些威望.

    当年李森第一次踏进渔村里.跟村长谈判修建港口的时候.就是此人跳出來.怒斥李森是个骗子.并且拿着一把钢叉要将李森赶出去.

    最后.李森看了他一眼.一脚踩下去.

    村子就这样子引发了一场地震.

    李森还记得.当时刘大瘫软在地.脸都骇的变了颜色.村子里原本还充耳可闻的反对声音.立刻就消失不见.

    但是时过境迁.这个刘大转眼间.摇身一变的成了一个商队的领班.开始专门负责港口扩建所需的材料來.

    这个工作.给他赚取了大量的财富.破旧的房子刚刚翻修扩建不说.听说年后还准备送自己的小儿子去城里念私塾.

    一年沒去山上打猎.那把钢叉虽然明晃晃的还在他背后.但是否能够如同以前一样运用得心.恐怕就只有他手中从不离手的酒葫芦知道了.

    李森注视了此人片刻.便将目光移开了.

    刘大.只是渔村中数千名百姓的一个缩影.托李森和这座聚星分阁的福.随着这个破落港口翻天地覆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好.都在有条不紊的向上.

    人们欢欣鼓舞.希望來年还是如此.愿意年年岁岁朝朝.永不再回到贫困难堪的日子.

    所以他们尊敬李森.尊敬聚星商盟.

    李森能够感觉到这种尊敬.尤其是一些百姓每天早上.都自发性的朝着高塔遥遥行礼的时候.李森就能清晰感觉到.这些百姓爱戴自己.胜过吴国的官府和朝廷.

    如果李森只是一个官员.或者是一个心怀慈善的大商人.或许李森此刻便已经觉得十分满足.别无所求.

    可李森并不是吴国朝廷的官员.也并不是一个怀有慈善心的大商人.

    李森是一个修士.

    李森是一个梦想长生不老.追求永生不死的修士.

    在李森眼里.事情无关对错.只论利益得失.

    所以.李森觉得.民心也是一种资源.他能够帮助李森更好的攒钱.或者说是更好的收集修炼资源.

    这方面.悟道那家伙就做得很好.

    他依仗着那座新建的寺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便转化了上万名的佛教信徒.这些信徒的分布.遍布吴国东部的数个州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除了这些信徒的香火钱..这种维持寺庙运转的基本物品之外.悟道还亲自挑选、斟酌了一些有修炼资质的好苗子.总计约十七、八人.

    悟道将这些年轻的孩子.纷纷剃度出家.使之信奉佛门.并且亲自为之授课、传道.帮助其修炼成长.

    简单來说.悟道的‘普照寺’.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循环.并且发展的极好.

    只要他能够立住脚.那么‘普照寺’早晚会从‘三流宗门’的级别.慢慢的成长进化下去.

    而以后.吴国、乃至于元阳大陆.或出现多少个‘普渡寺’这样的寺庙.恐怕就只有圆明方丈那些佛门元婴期大修士才会知道了.

    李森站在高塔的凭栏上.目光落在这座雾气中的普渡寺上.脸上依旧是有些感慨.

    悟道能够收徒弟.有条不紊的扩大势力.可李森却不能.

    李森表面上.只是一个聚星商盟的生意人.哪有生意人不务正业的做生意.反而要开宗立派、收徒授道的.

    李森是吴国总督.但这个总督近乎于光杆司令.手下只有两员大将.一个是柳吟月.一个是胡安.

    而这两员大将.绑在一起连白老鬼手下的紫袍壮汉都打不过.

    简单來说.李森的聚星分阁.也就是李森手中能够控制的势力.现在可能连‘三流宗门’都不如.

    李森担心自己走了之后.离开此地跑去参加海族盛会之后.胡安和柳吟月到底能不能够守得住这个港口.

    白老鬼这一年.可沒闲着.

    自从红枫谷一别之后.他招兵买马的步伐就沒停止过.无论是雇佣修士.还是利诱元灵商盟的那些自由客卿.亦或者以招收儒生的借口.公然在钟山上的元灵书院收徒传道.这老家伙总是干的热火朝天.

    如今.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钟山上的元灵商盟‘吴国分舵’.已经被他打造成了铁板一块.并且实力暴增了一倍左右.

    山雨欲來风满楼.这老鬼的危机嗅觉十分敏锐.早就开始做准备.且成效不俗.

    李森有时候望着遥远的北方.也静静的在想.要不要自己也拉拢一些修士.扩充一下自己的班底和势力.

    毕竟.无论是这个刚刚站稳脚跟的聚星分阁.还是这个欣欣向荣的港口.以后都将是李森巨大的财富.若是万一李森跑去参加海族盛会的时候.白老鬼那边忽然派人跑过來偷放冷箭.那可就糟糕了.

    要不.趁着民心可用.自己也效仿悟道那家伙.跑去挑选一些灵脉资质不错的好苗子.开始慢慢培养.

    李森摸了摸下巴.脸上露出了一丝思索之色.

    良久之后.李森还是摇了摇头.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李森并不是一个热衷于势力斗争的人.李森也沒有时间跟白老鬼的元灵商盟.发生太多的牵扯.

    李森时间有限.

    而且很紧迫.

    有限到了刚刚出关.只是在这里凭栏远望的站上一会儿.就已经算是享受的地步.

    紧迫到了刚刚站了一会儿.就要马上离开的地步.

    是的.李森花了足足一年的功夫.马不停蹄的一直闭关修炼.修炼.再修炼.终于在昨天夜里.一鼓作气的突破到了筑基中期.

    通过了一整晚的调整和巩固之后.一大早.李森便來到了高塔上的凭栏处.开始慢慢思索后续的事情.

    一个是参加海族盛会.

    一个是自己离开后.这个港口的安全问題.以及白老鬼会不会趁自己离开之后.贸然对这里下毒手.

    最后.李森还是摇了摇头.

    因为李森觉得.如果白老鬼真要对此地下手.恐怕早就下手了.岂会拖延至今.还毫无动静.他堂堂一名金丹后期修士.手下凶悍能打的筑基期修士又极多.岂会顾虑自己这个小小的筑基期修士.

    另一个令李森下定决心.不再多想的是.在这个海族盛会即将召开的日子里.梅雪生又來信了.

    他约自己前往钟山的山脚下.与自己酌酒送行.

    李森觉得.这个家伙送行也就罢了.偏偏选的这个地点和时间.都有点在故意影射什么的意味.

    李森琢磨了一下.最后还是想明白了.

    于是李森决定动身.

    远行.